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驗教學生物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研究的意義
近年來,高校連續擴招,推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尤其是職業學院的招生量大幅度提高,對生源的水平要求放寬,使職業學院同學校、同專業、甚至同班級的學生文化水平、智力、素質差異加大,這給教學帶來較大難度?,F就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生物化學教學在新的形勢下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研究。生化課作為醫學基礎課,教師應認真思考,不斷實踐,在現有的時間和空間上認真把握學科特點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生化課講出特色,學出成果,創出新路。因此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生化課教學改革與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主要的內容
(一)優化與重組教學內容,以“實用”、“夠用”為度。認真研究大綱、教材,做到有綱不惟綱,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科學整合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分為三大模塊;根據教學課時數既保持本課程科學性、系統性,又不失教材的整體性。
(二)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生物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具有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創設學生學習的情境,這種情境具有真實性與復雜性,學習環境的內容具有豐富性、挑戰性和開放性。教學中通過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問題和任務,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學習環境與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因此,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采用“目標教學法”、任務教學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基礎生物化學教學中,廣泛采用多媒體手段,用powerpoint的形式,鏈接大量彩色精美圖片,使教學形象生動,增加了教學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如何將三大模塊的整合好。本課題研究的難點:在課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用框架式教學法怎樣保持課本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整體性。四、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在研究本課題前課題組負責人已經參編論著《生物化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全國高職高專醫藥院校課程改革規劃教材,擔任副主編;《生物化學實驗指導》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擔任主編;發表的論文多篇。參加本次課題的老師全部是我們學校最優秀的中、青年輕的教師,教學教育業務扎實,常有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的刊物發表或在各種學術會議上交流。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觀摩更是每個人的長處與優勢,是我校生化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有這樣優秀的研究團體,我們完全有信心將這個實驗研究好,做得扎實有效,并且向一定的范圍進行輻射。本課程現有生物化學實驗室兩個,實驗準備室一個,并有較為先進的生化分析儀等。有滿足教學需要的各種儀器設備,可開出課程標準所需要的各項實驗,滿足學生實驗技能訓練的需要。本課程體現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三位一體的培養,始終堅持采用優質的課程教學資源和創建一流的教學條件組織課程教學。根據教改需要編寫了各專業完整系統的教學大綱。選用優秀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校本教材《基礎醫學實驗指導》配套完善,教學效果良好。實驗教學中,實驗室完全為學生開放,有專業素質較強教師負責實驗指導。充分利用學院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開發制作了各專業的多媒體課件,并能經常保持更新,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三、保障條件
基礎生物化學是學院相關醫學類各專業必修課程,在學院的支持下,經過幾年的不斷建設,基礎生物化學課程已成為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實驗教學條件先進,教學資源豐富的課程。幾年來,基礎生物化學課程組成員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將生物化學知識與專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使教學內容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對培養學生的能力起重要作用。為了學生更好的應用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改革實驗內容,增加臨床生化檢驗的實驗比例,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基于對生化課程理論與實踐現狀的了解;
(二)基于自身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經驗的積累與反思;
(三)基于生物化學課程研究的興趣;
(四)導師的指導、學校教研力量及其氛圍的支持和其他教師的幫助,學校已經有共同做課題研究的經歷和經驗;
(五)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對教科研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在組織領導、設備、經費、時間等方面均能做到足夠保證
四、國內外研究現狀
由于生物化學已發展為一個得到確認的學科和專業,在不少國家都已成立了專門的全國性學會,并有它自己十分活躍的、有成果的國際性學會。有多種全國性的情報刊物。其它有關生物化學為主要內容的國內外文獻雜志刊物種類日益增多。生物化學內容繁多,高職護理專業課時量又少,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必需、夠用”的要求,是擺在廣大高職生物化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特別是我們邊緣少數民族地區的高職護理學時少,內容多,在國內“網站上還沒有找到相關報道”,因此,需要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
(一)理論教學內容的改革研究:在通過生物化學這一課程教材的研究之后,我們發現現在的教材理論存在了一定的不合理性,換一句話說就是教材之中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不相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所以我們要對生物化學這一門課程的理論知識進行改革,使得教材的知識結構貼合護理的應用。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之中,高職護理專業的生物化學這一課程的教學方法都是以老師為中心的授課是教學,對于這一類教學模式而言,雖然可以使學生學到系統的知識,但是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以及知識的掌握卻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我們應該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有原先的教學以老師為中心的模式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三)實驗教學的改革研究:對于生物化學這一課程而言,實驗課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它是學生將所學理論變為現實的一個橋梁。所以,教學工作者應該合理的設計出一套合理的實驗課程方案,讓學生通過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更好的了解到護理工作的性質。
(四)課程建設理念的研究
1.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學習過程之中,會有許許多多的成績不一的學生在同一個教室之中進行課程學習教育,所以面對這一情況老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學生水平的不同,盡量以學生為中心,綜合考慮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聽懂、聽會。
2.堅持全面發展的理念: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的過程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應用,做到會學、會用,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進行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尤其是職業道德。
3.注重實際應用的理念:我們之所以學習是為了適應工作,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教育的過程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還要注重實際應用的能力,以做到全面發展。
六、研究方法
(一)調研法:通過調研和分析,查閱相關資料,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申報課題。
(二)實踐法:通過課堂教學,檢驗“三大模塊”是否適用于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際,用實踐檢驗理論。
(三)歸納法:通過課題研究,將研究過程中得到的數據、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文字資料,撰寫教學大綱和考試標準,完成結題報告及論文等。
七、模塊教學與普通教學分析
在醫學教育中,生物化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基礎理論課,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生物化學顯得日益重要,如何提高這門課的教學質量,是我們一直努力探索的課題。我們以學生為本在探索課堂教學設計的新思路中,依據教學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在找準起點和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針對傳統教學法的弊端。提出用框架式教學法,框架式教學法告訴我們,每一個學科都有一個系統性、科學性的內在邏輯聯系,都由一定的知識結構序列所組成,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的框架形式。學習生物化學要從整體上把握本學科知識體系,洞察各要素之間的內部聯系,在頭腦中形成框架,而不能糾纏于細枝末節。事實上大腦通常只把自己認為最重要、最感興趣、刺激性最強的信息貯存下來,形成頭腦中的記憶結構,需提取時也是首先從此記憶結構去搜尋相關信息。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對教材進行提煉與消化,通過歸納、合并甚至不惜舍棄部分敘述性內容,將這一框架體系整理出來,化繁為簡??蚣苁浇虒W注重從整體上把握學科體系的框架,注重系統性和內在聯系??蚣苁浇虒W也并非不講具體內容,而是強調不能陷入具體結構式、反應過程的泥潭。當在頭腦中構建好這種框架之后,其實更有助于對具體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把書由厚變薄、由難變易,使學生能接受更多的知識量,符合職業教育的理念。
作者:宋慶梅單位:通遼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