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八年級思品課導向網絡環境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們和老師的視野實際上是更加開放了。我們通過網絡可以跳出學校這個平臺,用更寬廣的眼光去打量我們的生活和我們這個社會。尤其是我們的思品課本身就有著很強的社會性和精神導向性,如果能把思品課自覺的和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這個思品課才是鮮活的,才是真正對學生們的成長有用的。我們的教師和我們的學生都有著自己既定的生活空間,而通過網絡,才有讓他們了解更多外面的東西。通過這些及時補充的知識,我們可以把這些知識填充到思品課中,讓思品課生動活潑。比如在我們八年級思品課中談到“把孝順父母長輩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講這些理論知識時,不管引用什么樣的歷史故事和什么樣的理論推倒,學生們都會覺得有隔膜。因為八年級的學生大多都是長年和父母在一起的,他們對父母的親感還沒有太多的感觸。“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正是因為他們天天生活在父母的身邊,這種親情已經是一種生活的常態,所以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不會想太多關于親情的問題。如果我們通過網絡和電視等手段讓學生們看看“感動中國”中一些孝順父母和長輩的人,讓他們了解到父母的親感是多么無私和偉大,他們的感受才會更加的真切。我們也可以通過網絡讓他們和一些在外地讀書的大學生交流,因為我們知道,很多的學生只有在讀大學時離開了父母在他鄉生活,才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多么重要。中學時的學生大多是在叛逆期,他們嫌父母嘮叨,想早一點離開父母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墒钦娴漠斔麄円粋€人去遠方讀書離開父母時,才知親情可貴。通過讓八年級的學生和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交流,讓他們明白親情的可貴。通過一些網絡視頻的播放和網絡的交流,可以讓學生們跳出自己的小環境去反觀自己的生活,真正的領悟到思品課的精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新的網絡背景下,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實際上是有了更為豐富的素材和更大的發揮空間的,它也可以引導著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有判斷力、有眼界的大寫的人。
二、網絡環境下的思品課可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
我們知道思想品德課難教,如果教的不好,不但會讓學生們覺得沒有趣味,甚至會讓學生們覺得“假、大、空”。這是因為思想品德教育是以言傳口授的形式進行的,學生們一時無法去驗證這種教材的真實性,也缺乏質疑的精神。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引進,我們可以把更多生活中的真實一面呈現在學生的現前,把思品課內容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學生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力,從而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比如我們結八年級的學生講“愛國”這一主題時,學生們其實對國家和民族并沒有太多直觀的、感性的認識。如果這時我們找一些國家和黨的記錄片給學生們看,讓他們看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40年代,我們國家處在不停的戰亂中、處在民不聊生的饑荒中的一些畫面和視頻。同時再給學生們看新中國成立后人們的生活狀態,學生們就會有一種感性而直觀的認識:“新中國來之不易呀,人民有了希望”。同時,學生們就算在以后的生活中會遇到邪教的蠱惑,受到壞人的洗腦也不會輕易想信他們了。因為在網絡時代,學生們的眼界打開了,有了自己的質疑能力,不會那么容易受到欺騙和蠱惑。所以我們說,網絡環境可以讓學生們能見的更多,聽的更多,通過我們在思品課上一些正確觀念的灌輸,學生們會形成自己的質疑能力,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會自覺的傳遞正能量,抵制負面影響。
三、小結
在網絡背景下,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相對于傳統師生關系來說,其實是經歷了不小的改變的。在傳統教學關系中,老師教,學生學,是一種單向的教學關系。而在網絡背景下,老師和學生更像是一種合作學習的朋友關系。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也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在課下,老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者其他的社交工具進行交流,并可以及時的反饋教學信息。
作者:徐霞璋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初級中學